羽绒服作为冬季御寒服装已经进入销售旺季。但不少品牌的含绒量、绒子含量、充绒量存在问题,反映出个别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疏漏。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近期其对上海市场销售的羽绒服开展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近三成羽绒服不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其中不乏鄂尔多斯、深圳梁子、G-STAR等知名品牌。
据上海市消保委介绍,此次比较试验共购买了30件羽绒服,涉及28个品牌,价格从688-2922元不等。经检测,30件样品中有9件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不符合率为30%。问题主要集中在羽绒绒子含量、羽绒含绒量和充绒量等项目。高价和知名品牌并不等于质量保障,在此次公布的不合格产品中,1000元以上的21件样品中有6件样品不符合标准。标称由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女羽绒服充绒量比国标减少了近10%。该品牌相关负责人称,正在核实相关情况。
除此之外, 标称由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服(标称商标:TANGY天意,型号:160/84A)标称羽绒绒子含量为≥81.0 %,实测值为67.9%。 ;标称由深圳市蒲牌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服(标称商标:PUKKA蒲,型号:165/88A)标称含绒量为80%,实测值为69.8%(标准要求80%-3.0)。标称由广州番禺翡翠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男装羽绒上衣(标称商标:G-STAR,型号:170/84A)羽绒含绒量实测值为57.7%(标准要求70±3.0),羽绒蓬松度实测值为11.7(标准要求≥15.5)。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看含绒量和充绒量。含绒量和充绒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羽绒服的蓬松度和保暖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留意标签上注明的含绒量和充绒量。含绒量一般以70%以上为最佳。目前市场上有个别羽绒服在标注含绒量时故意将其标注为“含毛量”或“鸭毛含量”,这与“含绒量”是不同概念,小心被误导。
其次看防钻绒。羽绒服的内胆或衬料应具有防钻绒的性能。选购时,要注意羽绒服的面料及里料表面是否有较明显的毛丝钻出。
第三看透气性。消费者在穿着过程中水汽不易散发,易引起潮湿而感到不舒适和不保暖。选购时,消费者可用双手捏紧蓬松的羽绒服后背,迫使羽绒服内的空气向外挤出。如不易挤出,说明透气性较差。
第四看价格。羽绒根据来源一般可分为鹅绒和鸭绒,相对来说,鹅绒稍好于鸭绒,价格也更贵些。不要购买价格过低的产品,否则羽绒服的内在质量无法保证,从而影响健康安全。
第五注意洗涤维护。将整件羽绒服放在水中浸透后,加入中性皂液手洗服装表面;将手洗后的羽绒服用清水漂洗、甩干(洗衣袋);将甩干的羽绒服先阴干,再放置于充足阳光下晒2小时左右(里子朝外);用手均匀拍打羽绒服各部位,再晾晒1小时左右,这样羽绒服基本可以回复到原有状态和保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