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气温的下降,御寒衣物成为消费热点。花5千多元买的皮尔卡丹女士皮衣被检出辅料质量不达标,而企业回应称皮革主料是合格的,服装质量引发质疑;一种号称“自发热”的保暖服装近来走俏,而原料却让人一头雾水,消费者不知如何选购。《天天315》揭开服装品质的层层迷雾。
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皮衣、羽绒服和各种保暖商品进入热销期。不少商家大肆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然而,对于服装的宣传、材质和相关质量检测标准,消费者却感觉一头雾水,不知是真是假,选购时也疑惑重重。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龚岩副教授、北京京创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佳,为大家揭开服装品质的层层迷雾。
高价皮衣 价高质高吗?
消费者杨先生介绍说,他于10月12日在西单商场以5984元买了一件紫色印花的皮尔·卡丹女士皮衣,出于对原料撕裂力的疑问,经朋友提醒,杨先生决定测一测这件高档货。“这么贵的衣服,花些钱检验一下还是值的。”在花费500元检测费后,10月21日出来的结果显示,这件皮衣黑色皮革的撕裂力指标确实不合格。担心是偶然现象,杨先生于10月24日,又分别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和复兴门百盛百货买了两件相同的皮衣,并将其送检,“得到的检验结果也同样都是不合格的”。无奈之下,杨先生多次找到商场和皮尔·卡丹,希望能够获得赔偿。对此,皮尔·卡丹方面承认,涉事服装已经全部下架,记者在西单商场发现,这款皮衣确实已经没有销售,问及售货员,得到的答复是由于属高端产品,上货的时候数量不多,现在已经全面售罄,并没有提到因质量问题下架。
专家:关于撕裂力,它是一个专有名词,是评价皮革的牢度或者是叫做皮革耐用性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所以一般来说,对于我们说的羊皮它的撕裂力应该是大于11,牛皮、猪皮等应该都大于13,这就是耐用性比较合格的。其他的至少要大于9。
理论上来说,因为对于皮质衣服都要做撕裂力这种测试,因为人穿衣服,实际上你的运动部位非常多,所以不是说只是光测几个地方。
随后,皮尔·卡丹方面提供了一份于11月6日签发的检验报告却显示,被检样品黑色羊皮革的撕裂力为13,符合标准 11。检验单位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皮尔·卡丹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消费者送检撕裂力为辅料,而公司送检的是主料,并称目前服装行业的惯例就是送检主料而非辅料。
作为律师来讲,您听到消费者置疑它这个是有问题的,但是商家给出的解释是说主料和辅料的不同,它有道理吗?
吴佳:我觉得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无论辅料主料来说都应该成为被检验的对象,毕竟其关乎的是整体的产品,消费者购买的是作为整体的一个产品,不能将主料质量的合格与产品质量合格划等号,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这个东西总的来说,质量应该是不合格的,毕竟服装作为整体的产品,消费者如果在使用穿着的时候,它的辅料是不符合撕裂力的测试,穿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有可能会出现撕裂,服装不能正常使用的话,这个产品应该是不合格的。
主持人:就是一个不合格产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消费者也提出来,检测机构你看作为权威部门提出来的检测报告也没有统一,是不是这些检测机构和厂家之间本身就是存在利益关系的?是不是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我们对这个问题怎么来去判断呢?
吴佳:这个检测机构其本身应该是中立的第三方,它去接受他人的委托,依据相关的检测程序和检测标准,对送检的样品进行相关的检验,而消费者很多时候处于对其公众客观立场的确信,而相信检验报告的权威性,如果检测机构真的与厂家存在利益关系的话,那么就是不应该接受检测的委托,否则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关的人士也爆料这个行业惯例,如果仅凭“行业惯例”,只检测主料,不检测辅料,那么像类似这个皮衣这样的服装最后进入市场,这个质量隐患是不是还是相当大的呢?
龚岩:不管是主料和辅料都是服装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辅料中比如说有线、带、扣、标识、拉链等这些生产过程中,事实上也会存在一些咱们叫做检测的一些隐患,包括它的PH值、甲醛、禁用偶氮染料、色牢度等这些问题,可能我们上半年知道一个故事就是上海的毒校服事件,那么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辅料的检测,也查出来一些问题,实际上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辅料把关不严的话,可能引起整个服装的质量,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辅料包括还有一些进入扣,一些拉环、拉链,往往还是重金属超标或者是重金属检测不合格的主要来源,所以实际上在此我们作为研究机构来说,我们希望呼吁这些企业不要只是关心所谓我大中面料合不合格,其实辅料可能它的供应商的来源也要把关,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吴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按照这一标准,这三件总价将近2万元的衣服,杨先生应该能货偿到35904元,可以获得赔偿的。
“自发热”保暖内衣真的保暖吗?
消费者陈女士说: “前天我在超市选购保暖内衣时,销售人员向我推荐一款内衣,宣称特别添加发热纤维,要比普通保暖内衣保暖性好。”虽然那套发热内衣要比普通保暖内衣价格高,但她考虑到保暖性好就买了一套。可是,陈女士穿上后感觉它与普通保暖内衣没有不同,并没有明显的发热感觉。记者调查发现,除保暖内衣外,部分护膝、护肩、鞋垫等产品也都在产品宣传上打出“自发热”这一新概念,吸引消费者购买。
自发热服装的原料是什么?发热原理又是什么?
龚岩:这个问题问的非常专业,其实我也想有机会跟企业去请教一下,因为我们是在从事服装材料开发和服装材料标准鉴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就是在商家已经宣传这么广泛的情况下,在我们做标准的人这里并没有看到这样一个学术的词语出现。
吴律师,您认为商家的这种做法,就是他并没有一个理论的根源,而宣传我是自发热的这些产品,而且刚刚龚老师也看了一下宣传词,是非常全面的,甚至把中医的理论也给加进来,认为它有这个功效,他这样的做法是合法合规的吗?
吴佳:这个首先来说,如果自发热的原料如果在目前的学术上来说以及企业的正常生产中来说,如果是不存在的话,或者是说目前还没有进行过相应的专业技术的注册什么这一类的话,企业进行宣传这个有可能有点虚假宣传了,或者是夸大其词了。
现在在咱们的服装行业当中,对于发热纤维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龚岩:从目前来说,对于发热纤维实际上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是就是说对于这种有保温性的一些纤维,它有一些国家的相应的比如说行业的一种指导规范,比如说像近几年一直在修订的一些新型纤维,特种纤维,这些是有的,包括我刚刚提到的像相变纤维,包括有一定的吸收远红外的这种功能,这些东西它都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要从化学的物理化学结构中去证明了有科学数据依据,才能够去做相应的标准,但是我们看商家的宣传都是在宣传一些概念,并没有提供任何一个权威检测部门或者是研究院所的数据,或者检测报告,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提醒消费者,应该更相信数据的合理性。
吴佳: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的一些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然后还有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法,这些都在朝着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然后去打击这些商家是无论是炒作也好,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也好,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我们消费者一般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首先是不要被部分商家的炒作、夸大宣传所迷惑,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辨别的观念,这个东西是否在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合理性,这个应该自身有一个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