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银行理财的收益定价机制为设定预期收益率的“先行定价”,而银行对产品本金收益又保有或明或暗的兑付要求,其业绩往往在理财产品发行前就已决定。
因此,本次榜单根据已披露最高预期收益率(下称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的平均值对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力进行排序,并赋予其20%的权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20钱荒”的发生,影响了全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供给,而这也间接的抬高了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进入本次榜单的前30家银行去年发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高达4.72%,较2012年高出38个BP。
收益率现分化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45107只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7%。考虑到银行理财较大程度上仍无法脱离于银行传统业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常被视为发行银行负债端市场化利率的指标反应,而从其数值的高低亦可管窥银行资金松紧情况。
由于银行间体量和规模的差异,不同银行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差异上也呈现出分化的态势,在进入榜单的前30家银行中,平均收益率最高和最低间相差133个BP。
其中,有中信、兴业等8家银行的平均收益率超过了5%,此外另有17家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则集中在4.5%-5.0%的收益区间。
统计显示,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收益排名较为靠前,在平均收益率排名前十的银行中,城商行就占据6席。其中,宁波银行以5.13%的平均收益率位居首位,杭州、中信、兴业三家银行则以5.12%的平均收益率并列第二,江苏银行位列第三,平均收益率达5.09%。
而并不出意料的是,资金宽裕的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则均排名靠后,其中资金较为宽松著称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平均收益率在排名中垫底,仅为3.80%,与此同时,交通、光大、上海、中国银行等五家银行的平均收益率均低于4.5%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仅有3只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低于6%,同时超过全部理财收益平均值4.7%的产品占比仅为27.63%。
值得注意的是,除资金宽松外,部分大行理财平均收益率较低也与境外利率较低,且被外币理财产品的较低收益“摊平”有关,以中国银行(含香港)为例,有217只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甚至小于1%。
高收益理财集中于年底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均收益率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其多数高收益率理财并非发行于去年6月“钱荒”前后,而是较多的集中于去年年底。
Wind统计显示,无一家银行发行的明确投资范围的理财产品数量超过其发行总数的一半。
无独有偶,杭州银行收益率不低于6%的58只理财产品中,54只的销售起始日期为12月份,另有3只在10、11月份,而6月份发行的该类理财仅有1只。
事实上,这亦与当时年底银行的资金压力不无关联,由于存款考核、保证现金充足等需求,部分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完成资金募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的则略有不同,该行去年发行收益率不低于6%的118只理财产品中,仅有58只的销售起始日期为去年12月份,而另有48只理财的发行日期则分布在流动性紧张的6月前后。
反观收益率排名靠后的邮政储蓄银行,其收益率不低于5.5%的13只理财产品中,亦有11只销售起始日起集中在12月份,这或意味着,多家高收益率理财较多的集中于去年年底。
“和同业价格比,理财的报价通常要滞后一些,因为从发起备案到销售,再到募集需要一个过程。”一家股份制银行资金交易员指出,“年终效应加上春节假期在1月份月底,所以去年年底的资金成本也偏高。”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内理财产品收益率虽同业资金松紧波动的整体趋势或不会出现扭转。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然是银行募集资金成本的体现,这就像是银行面向个人发行的有兜底或无兜底的债权。”一位国有大行理财业务人士表示,“理财产品收益是预先设定的,收益定价权被银行掌握,银行始终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供需情况来决定产品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