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消息总体上反映了一些问题,我理解从央行角度来讲,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等一些新的支付手段出来了以后,确确实实对于银联和传统的银行提供的信用卡业务有一定的冲击,有一定挑战,有一定的竞争的压力。所以央行从反洗钱和交易安全的角度,可能就想通过限定额度来进行反洗钱的管理,防范交易风险。因为看起来蛮简单的。只要交易额度每次转帐不超过1000块钱,那么不管怎么样,即使亏损了,对消费者伤害不会太大的。另一方面想要通过每次1000块钱转帐来洗钱的话,会蛮难的。
我觉得从监管的手段和监管思路角度来讲,央行应该做一些调整。这种基于数字的监管是没有太多道理的。因为毕竟不同的消费者财富水平、收入水平和所消费的内容差别非常大,也许对于有的消费者来说,5000块钱单笔开支的上限问题不是太大。但是我相信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北京、上海一些城市的消费者,购买的很多东西都很容易超过5000块钱。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张三,还是李四,不管做什么开支,一笔开支不能超过5000块钱这个数字是太死了,太低了,而且也不应该从这个角度去做这种监管。
因为从金融交易、安全、反洗钱等等一些角度来讲,实际上跟一般的货币相比较,电子支付手段,不管信用卡支付、第三方支付,还是现在二维码支付,用支付宝,或者其他的工具做支付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办法达到匿名的效果,整个交易支付轨迹全部都可以记录下来。央行应该对支付宝、对于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做出要求,在它们的电脑系统的安全,还有记录的那些交易信息、交易数据,至少要保留多长时间,保留5年,保留10年,或者永久的保留。还有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把老百姓转帐到它们那儿去的10000块钱,10万块钱,或者100万块钱,是不是卷款逃跑,或者拿这些钱做一些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这些方面,它们可以去监管。
换句话说,在目前的电子化、网络化、计算机化程度,特别是数据存储这么低成本、大容量实现,大的背景之下,央行的监管更应该是针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它们如何把这些钱给保护起来?是不是有做其他的高风险的投资?是不是有挪用的一些客户资金的嫌疑等等,在这些方面央行都可以做这些监管,对于这些经营公司做很多的监督,有很多要求,甚至于资本金方面的要求。但是消费者、用户这一边不应该有太多的限制。
我也能够理解那些既得利益的守护方,就是现有的这些国有银行,它们有这样的作为,采取这样的行动,应该说是预料之中的。因为这个里面利益这么大,大家必然要博弈。但是我相信,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所以不管是一行三会还是其他的监管部门,它们不再能够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做一个决定,然后一纸文件发下去,你喜欢也要接受,不喜欢也要接受。
我和不同部委的接触,总体而言,实际上央行是少数几个最市场化的部委之一。所以尽管它具体的推出的规则或者条例中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是我的理解,他们还是总体上是肯定希望更快的把中国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等等,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央行实际上非常在意民意的反映。像其他的部委、衙门那样子,它们完全关起关起门来理都不理的。但是实际上正因为央行很在意社会的反应,市场的反应,所以他们过去几天没有怎么睡觉。
现在有了这么多微博、微信,还有其他的自媒体的方式,尤其是通过余额宝,让大家都看到了、亲身体验到了。过去在利率和金融服务、银行服务被超度管制之下、垄断之下,老百姓每年、每个月、每天损失的本来应该有的那些利息收入,到底有多少?所以在至少几千万人已经体验过了这种余额宝和各种宝的产品,相对于银行定期存款而言,带来的利息收益的差别,已经感受到了以后,要通过一行三会的文件把目前的国有银行的垄断的局面给它继续维系下去,我觉得政治压力、社会压力会太大了。
我相信最后产生的或者说演变出来的一个监管架构,不会像马云说的那样子,也不会像现在的一些国有银行希望的那样子,而是两者之间的某一个点。当然到底是在哪一点?那就关键就看各个媒体,各个老百姓不同的声音,怎么样去相互进行博弈,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