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间轶事

在沈受审36名日本战犯下跪 向中国谢罪

2014-01-17 12:04:32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摘要:核心提示: 在那次审判中,在沈接受审判的36名日本战犯全部下跪:向中国人民谢罪。那是令人永生难忘的历史性宣判! 当回忆起55年前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曾参与了判决书文字推敲工作并旁听了审判日本战犯全过程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

核心提示:“在那次审判中,在沈接受审判的36名日本战犯全部下跪:向中国人民谢罪。那是令人永生难忘的历史性宣判!”当回忆起55年前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曾参与了判决书文字推敲工作并旁听了审判日本战犯全过程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原社长冯荆育至今仍记忆犹新。12月4日,这位老人通过本报披露了这次审判中鲜为人知的往事及留下的珍贵照片。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孙全

那次审判,日本战犯当庭下跪

“在那次审判中,在沈接受审判的36名日本战犯全部下跪:向中国人民谢罪。那是令人永生难忘的历史性宣判!”当回忆起55年前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曾参与了判决书文字推敲工作并旁听了审判日本战犯全过程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原社长冯荆育至今仍记忆犹新。12月4日,这位老人通过本报披露了这次审判中鲜为人知的往事及留下的珍贵照片。

1956年5月,当时冯荆育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曾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参加过部队速成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有一天,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郭开锋找到他。并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要在沈阳审判日本战犯,你参加研究判决书,文字不要出问题。”

“审判前十多天,郭部长带我到北陵大街原东北局院内一间办公室,听取有关人员介绍战犯改造情况、判决书起草等情况。”冯荆育介绍说,在随后的3天时间里,他逐字逐句认真阅读了五六万字的判决书初稿,对照起诉书和有关证据,一一核对人名、职务、单位、番号、事实过程、地名、时间、数字等,并从语法修辞、错别字、标点符号、逻辑、层次结构等方面反复推敲,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有一些意见得到了认可。

1956年6月9日至19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8名日本军队系统的战犯,其中有3名中将师团长藤田茂、铃木启久、佐佐真之助,两名少将旅团长上坂胜、长岛勤;7月1日至20日,审判28名日本行政系统的战犯。支持起诉的证据有4079件。

面对中国人民的庄严起诉,面对证人的血泪控诉,在被告席上的受审战犯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他们对自己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供认不讳,深感死有余辜。没有一个否认侵略罪行,没有一个要求减轻或免除惩处。听到宽宏大量的历史判决时,战犯们感动得跪伏在地,泣不成声,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谴责。

令冯荆育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个受审的战犯,他是中将师团长藤田茂。冯荆育回忆说,当时宣告判决后,藤田茂感激地说:“我在胜利了的中国人民的法庭面前低头认罪。按我的罪行,杀一万个藤田茂也是应该的……我在庄严的中国人民的正义法庭上宣誓,坚决把我的余生,贡献给反战、促进和平的事业。”

据冯荆育老人介绍,释放回国的日本战犯,组织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由日本前陆军中将藤田茂任会长,成为日本人民从事日中友好与世界和平运动的一支特别的新生力量,为促进中日友好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

采访中,冯荆育还向记者披露了当时审判庭全景照片以及日本战犯在法庭上跪地谢罪的照片,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也是这一历史性审判的见证者。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