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井坝盐业遗址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南京社区2组,地处郁江支流中井河左岸的台地上。为配合郁山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2013年5月至7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940平方米,发现各类盐业相关遗迹36座,其中有12座盐灶、5座蓄卤池、2座黄泥加工坑、2座墙体、10个柱洞、1条排水沟、2个灰坑及2条灰沟,出土各类文物标本约200余件。
盐灶共12座,这些盐灶分布密集,两两相邻,排列有序,根据灶体结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由火膛、火道以及烟道组成。火膛呈马蹄状,两壁及底面为红烧土,其前部正中有卵石砌筑的出渣坑;火道与火膛相连,呈长条形,其两壁和底用夹小石子的黄色黏土筑成,内壁为红烧土。有些在火道后部还铺有吸卤水用的红色土球;烟道位于火道的尾部,由石块拱券成弧形顶,前后开通。另一类由火膛、火道、甑子以及沟槽、灰坑等相关附属设施组成。火膛呈马蹄形,两壁内侧垒砌有成行的土球,前部有卵石砌筑的出渣坑,后部用土球垒砌成圆弧状,中间留有空缺与火道相连;火道为长条形,两壁为红烧土,其内侧垒砌有成行的土球;甑子略呈半圆形,火道与甑子间有一道土球垒砌的隔墙,周壁为红烧土,其内满布土球;部分盐灶在甑子后部设置方形坑,另外一些盐灶隔墙顶部有沟槽类遗迹。
蓄卤池共清理5座,分布于盐灶的周围。有单池和双池两类,单池均为长方形。双池为一深一浅两个池子相连的曲尺形,或为两个平行的池子相连的长方形。池壁由长方形石块或不规则卵石垒砌,多数蓄卤池的四壁外还有卵石护墙,卵石间填有防渗水用的黄色黏土。
出土遗物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其中以生活用具为主,另有少量的工具。陶器有罐、擂钵、灯等;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器型有碗、罐、灯、壶等;铜器主要为铜钱币;铁器有镰、耙、凿等。根据出土器物的形制特点,初步判断该遗址的年代为明清时期。
另外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在发掘中采集了各类遗迹内的土样标本,并对样本进行了科学检测。此外,为弄清郁山盐业遗存的分布特点和保存状况,还在郁山镇开展了盐业考古调查,发现了盐井、输卤笕道遗迹、制盐遗址等遗存。
中井坝盐业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制盐作坊遗址,为研究我国的制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古代盐业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井坝盐业遗址是中国井盐晚期制盐技术的代表。卤水浓度低是四川盆地东部盐矿的特点,如果直接对卤水进行熬煮会耗费大量的燃料,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浓缩盐卤,因此节能降耗是制盐技术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中井坝盐业遗址中展现了各种优异的余热利用技术,代表了中国井盐晚期制盐技术的较高工艺水平,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制盐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二、中井坝盐业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制盐作坊遗址,各类遗迹保存完整,相关配套设施保存齐全,发现的盐灶、蓄卤池、黄泥加工坑、各类沟槽等生产设施,完整地反映了当时制盐生产的过程。特别是遗址内发现的盐灶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为清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盐灶群,对研究我国盐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井坝盐业遗址首次发现了“泼炉印灶”工艺的实物资料。同治本《彭水县志》记载清代郁山曾采用“泼炉印灶”的工艺制盐,“郁井盐灶之异在于泼炉印灶,灶以黄泥筑砌,一灶五锅,井水入锅不能成盐,以之浸渍于灶,咸水皆入灶泥之内,次日则掘此灶土,浸水煎熬五日,而灶掘尽。又另行作灶,浸之掘之亦如前法”。结合考古发掘的情况,考古学者认为中井坝遗址发现的盐灶就是使用该工艺制盐,通过将垒砌在盐灶内的土球烧红,并不时以卤水泼淋,使卤水渗入土球,经过高温蒸发水分后,盐分留在土球内外,当土球含盐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便结成冰土,将冰土掘出、捣碎后泡入卤水中融化,沥出即成浓卤,最后利用浓卤煎盐。
四、中井坝盐业遗址中反映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输卤入池→泼炉印灶→掘灶制卤→入锅熬盐。首先,将卤水通过船运或竹笕等方式输送至灶房的单池类蓄卤池内。其次,当炉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盐工便不断将单池类蓄卤池内的卤水通过竹笕或卤水沟浇淋到火膛、火道以及甑子内的土球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土球内的盐分饱和,结成冰土。然后,将土球掘出,加工锤细成小碎块,并倒入双池类蓄卤池的前池内,将从单池类蓄卤池内引来的卤水浇淋到前池的冰土上,卤水吸收冰土内的盐分,浓度得到提高,制得的浓卤通过缺口或孔洞流入后池。最后,将浓卤舀入灶上的盐锅内熬煮成盐。(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白九江 牛英彬)
责任编辑:八宝钿